活動中,連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司法局、檢察院、廟前鎮黨員干部,以及廟前鎮社區矯正人員,聆聽了紅色講解員講述的英烈們在連南十三鄉暴動、松毛嶺阻擊戰等戰役中浴血奮戰、英勇犧牲的連城英烈故事,感受革命先烈為國捐軀的大無畏精神,傳承、弘揚紅色基因;隨后,廟前鎮社區矯正人員在鎮司法所、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的組織、指導下,對旗山英烈園進行全面的環境整治,通過清掃雜物、拔除雜草、擦拭烈士墓碑的實際行動,接受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進行思想改造、矯正教育。
連城是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縣之一,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萬多名連城子弟參加紅軍和游擊隊革命壯烈犧牲,全縣有21處烈士紀念設施。連城縣高度重視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工作,去年以來投入1000多萬元對全縣烈士紀念設施、零散烈士墓進行提升改造,并落實“六個一”(一個醒目標示、一份事跡簡介、一座規范墓碑、一個保護邊界、一份管理制度、一條通行道路)長效管護機制。其中,旗山英烈園遷移集中零散烈士墓441座,是連城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瞻仰緬懷烈士、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最重要場所之一。
“紀念烈士其重要意義在于育人,我們在全省、全市率先將全縣英烈紀念設施納入社區矯正教育基地,是我們管好用好英烈紀念設施的一項新舉措,既解決了烈士紀念設施平時缺人管護的局面,又讓社區矯正人員得到正面的紅色教育?!边B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烈保中心負責人羅全斌介紹說。
如何進一步管好用好烈士紀念設施,傳承弘揚英烈精神,推動烈士褒揚工作高質量發展,連城縣根據《英雄烈士保護法》《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辦法》《關于加強烈士褒揚工作的若干措施》《關于建立英雄烈士保護部門聯動協調制度的意見》等精神,融合發揮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檢察院、司法局等部門在英雄烈士保護中的職能優勢,從今年3月起,將全縣21處烈士紀念設施納入社區矯正教育基地,推動烈士紀念設施與社區矯正教育相結合,擴大紅色教育覆蓋面,使紅色文化活起來,動起來,真正做到讓英烈精神、紅色文化深入人心。
連城縣要求各鄉(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司法所推動弘揚英烈精神和思政課教學相結合,將弘揚英烈精神和紅色文化教育納入社區矯正對象“每月一主題”教育活動中,結合清明節、烈士紀念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廣泛組織社區矯正對象開展祭掃紀念、服務活動,通過紅色經典視頻展播、英烈故事宣講、游紅色教育基地等方式,進一步發揮烈士紀念設施紅色教育主陣地功能。鼓勵矯正對象共同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按屬地管理原則,由所在鄉鎮退役軍人服務站聯合司法所組織當地社區矯正對象做好烈士紀念設施的環境整治、破損檢查等日常維護工作,并由縣檢察院對社區矯正對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及烈士紀念設施保護情況等工作開展監督,引導社區矯正對象在公益管護烈士紀念設施中,全面提升思想改造境界,提升教育改造質量,推動紅色教育入心入腦。
記者:黃水林 張 永
主管單位:連城縣委宣傳部
主辦:連城縣融媒體中心
未成年專用投訴舉報熱線:0597-8923633
涉企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597-893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