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福建省連城縣廟前鎮芷溪古村落,只見大街小巷干凈整潔,一幢幢客家“九廳十八井”式古宅修繕保護良好,一幅古樸而秀美的鄉村畫卷,展現出迷人的新姿。誰能想到10余年前,這個被譽為“客家大宅門”的古村落曾因違法建房、亂倒垃圾的不良行為日趨嚴重,許多古民居、古宗祠遭到不同程度破壞,村民意見大投訴多。芷溪村發生如此喜人的變化,離不開芷溪片離退休黨支部老黨員們的嘔心瀝血,他們退休不退色,積極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芷溪村的保護與發展中傾情貢獻自己的力量,成為古村舊貌煥新顏的推動者、參與者。該支部還被福建省離退休干部工作委員會、福建省委老干部局授予“示范黨支部”稱號。

千年古村芷溪古村落包括芷溪、芷紅、芷星、芷民、坪頭、芷聯6個行政村,總人口達1.19萬人,是連城擁有明清故居最多的古村落,被譽為“客家大宅門”“千煙之家”。上世紀90年代,由于人口眾多且集聚,加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一些富裕起來的村民迫切需要建房改善生活,加上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滯后、各村多頭管理扯皮,對古村落的保護造成了沖擊。新建民居不斷擠占古建古宅的空間,人居環境臟亂差的現象也日趨嚴重,與古村落原本的古樸風貌格格不入,破壞了古村落的整體風貌。老黨員們深知這些古建筑是整個村子的根與魂,便自發地行動起來,千方百計引導村民們共同守護自己的家園。為了更好地宣傳芷溪歷史文化名村,使名村得到進一步的保護和發展,在鎮里和縣民政局的支持下,黃福錦、楊本俊、黃茂藩等老黨員、退休干部、退休教師牽頭成立芷溪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保護協會。

保護協會成立后,對重點三個中心區古宗祠古民居36處列為一級古建筑和部分二級古建筑進行掛牌、建立檔案;制訂村規民約《古宗祠古民居保護條例》,撰寫《告芷溪民眾書》,開辟宣傳專欄,定期宣傳芷溪文史資料及簡報與《文物保護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組織省文保單位及部分古宗祠古民居住戶辦了三期學習“文物保護法”有關法律法規知識,“消防知識講座”等學習班,制訂保護公約,提高村民的保護文物意識;撰寫《拯救芷溪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宗祠古民居已刻不容緩》的調研報告,報送有關部門引起上級重視。為了進一步保護這些珍貴的古建筑,老黨員們迅速行動起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成立了廟前鎮芷溪片離退休老黨員志愿服務隊,設立宣教服務、環境整治、古民居義講等6個服務小組,不定期地開展環境整治、古建筑巡查活動,積極引導村民成為古村落保護的積極參與者和守護者,共同筑起“民間守護”的堅固防線。在村莊環境整治工作中,老黨員們以身作則,帶頭清理垃圾、打掃衛生,為村民們樹立了榜樣;在巡查過程中,一旦發現村內古建筑出現損壞或潛在的安全風險,便立即向相關部門報告,并積極協助進行修繕。同時,他們還發揮“活史料”作用,為古建筑“修舊如舊”參謀把關,力求保持古建筑的原有風貌和歷史價值。在老黨員們的不懈努力和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古建筑保護的行列中來,形成了人人參與、共同保護的良好氛圍,古建筑的修繕工作也得到了有力有序的推進。芷溪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古村落,有省定革命基點村6處,縣定革命基點村4處,革命舊居舊址8處,古書院28處,建筑規模宏偉,藝術精湛,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其中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保”有3處、“省保”有19處、“縣保”有5處。

同時,芷溪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毛澤東曾三次走進芷溪開展革命活動,留存著紅四軍第一縱隊司令部舊址、芷溪蘇維埃政府舊址、毛澤東召開農工商代表座談會舊址,以及紅五軍團政治部主任劉伯堅及夫人王淑振舊居等,還是開國上將楊成武的祖籍地。深知文化遺產價值的芷溪片離退休黨支部老黨員們,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主動承擔起“文化使者”的職責,致力于傳播和弘揚芷溪的歷史文化、紅色基因。為擴大名村的知名度,芷溪片離退休黨支部積極爭取文旅部門的支持,印發《芷溪》宣傳冊,向前來參觀考察者免費發送。黃福錦、黃茂藩、楊本俊、黃爾標、黃啟熾等人退休黨員干部主動擔當,挖掘文史資料 100多萬字,拍攝照片 3000 多張,征集名人字畫30余幅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芷溪》一書的出版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本書較全面介紹芷溪古宗祠古民居的建筑藝術、客家文化、紅色文化、書院文化、商賈文化人物精英、詩文書畫、風土民情等內容,為宣傳芷溪、提高芷溪的知名度起了很大推動作用。爭取市文聯、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的支持,在芷溪成立“作家采風基地”“美術家創作基地”,為更好宣傳芷溪搭建良好平臺。建立“芷溪夕陽黨旗紅”微信公眾號,通過該平臺及時發布和宣傳芷溪的歷史文化以及旅游資源。芷溪片區離退休黨支部成立了以老黨員和退休干部為核心成員的芷溪紅色文化義務宣講隊,定期開展紅土宣講活動。5年來,紅色文化宣講隊進機關、鄉村、校園、社區、企業等進行宣講,義講義導宣傳共300多場次,受眾人數達2萬余人次;開展“五進”巡回宣講20多場,受眾達5000多人次。“我們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芷溪的紅色歷史,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讓革命精神永放光芒。”一位參與宣講的老黨員自豪地說。近年來,芷溪作為歷史文化名村的知名度正不斷提升,吸引的游客數量也在逐年增長。老黨員、老干部們又主動擔當起義務講解員、義務導游員的角色,接待了數以萬計來芷溪考察、調研、觀光旅游的各界人士。同時,他們還為前來芷溪拍宣傳風光片、紀錄片的中央電視臺、韓國電視臺、香港電視臺、臺灣電視臺、東南電視臺,以及前來采訪報道的中央、省、市媒體提供介紹、解說等服務,用“夕陽紅”推動芷溪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在芷溪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與發展中,老黨員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詮釋著共產黨員“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的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著正能量,為地方發展貢獻著 “銀發力量”。
記者:黃水林 馬慧雪 通訊員:曾慶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