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走進全國最大的棒壘球產業集聚區——福建省連城縣廟前工業園區,久和(龍巖)運動器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工人們在一條條生產線上忙碌作業趕制出口訂單,這一批批高品質棒球將成為日、韓、加拿大等國重要棒球賽事的比賽用球。

△久和公司工人正在進行棒球加工
久和(龍巖)運動器材用品有限公司由臺商投資興建,是一家專注于棒壘球等專業運動球類、器材及飾品生產加工的體育用品廠商。“今年公司的生產訂單已排至6月份,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0%。”久和公司總經理陳小華介紹,該公司生產的棒球主要出口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臺灣地區,曾亮相東京奧運會、杭州亞運會等國際體育舞臺,成為國內外大型棒球專業賽事用球。
“專業賽事對棒球的針數、重量、尺寸、反彈系數等有非常嚴苛的要求,稍有偏差都有可能會影響到球的軌跡和速度。”陳小華介紹說。久和以“新”圖強,以專業賽事標準嚴要求,從原材料研發到工藝流程進行研發攻關、創新求變,掌握了一系列核心工藝、技術。久和還自主研發技術設備,對生產出的棒壘球進行全流程、全覆蓋的檢驗,每個球都要經過10多道人工檢測、設備復核等重重“關卡”,確保其質量達標,分檢出球品更穩定的優質棒球。

△久和對棒球進行人工質檢
作為專業棒壘球類龍頭企業,久和不止于單一的棒壘球運動產品生產,憑借專業工藝技術和產品研發能力,持續向“新”而行,以棒壘球為原點,不斷豐富產品品類,創新開發了以棒壘球運動為元素的皮夾、收納包、卡包、杯墊、紙巾盒、筆記本、鑰匙扣等40多款周邊產品、文創產品,將制作后的剩余原料“吃干榨凈”,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久和在高端寵物玩具周邊產品上的研發、生產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在大幅提高產能、原材料利用率的同時,也構筑起了一個更加多元的產品生態圈,提高了棒壘球產業綜合效益。這些周邊產品一經推出,迅速走俏國內外市場,展現出強勁生命力,實現“綠色經濟”的嬗變。
而在連城首個臺資棒球企業——宏國(龍巖)運動用品有限公司,工人在手工和機器的配合下,加緊生產棒球手套,那艷麗的色彩和煥新的設計,令人眼前一亮,一改往日以暗色系為主色調而沉悶單一的色彩搭配風格。而這一設計變化的背后,正是源于宏國公司積極響應客戶需求、適應市場發展,以新求變,以變求進的發展實踐。

△宏國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加工棒球手套
“近兩年來,受國際關稅貿易戰的影響,公司生產成本明顯上升,經營壓力倍增。”宏國公司副總經理肖紫燕介紹,面對國際環境帶來的壓力,該公司直面挑戰積極應對,對原材料和用工兩大核心成本,實行“壓縮”政策,力促降本增效,穩定公司發展。一方面,公司與原料供應商積極協商溝通,全力尋求價優物美的原材料“替代品”,在保證維持產品品質的前提基礎上,降低原料采購成本。另一方面,公司不斷優化產品生產工序,更新生產工藝,加快機械代工、智能化改造步伐等系列向“新”而行的舉措,不但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用工成本,還提升了產品品質。

△宏國公司工人正在加工棒球手套商標

△處理棒球手套多余線頭
“采用電腦花樣機縫制商標,每日可加工3000個,而人工日加工量僅有1000個,生產效率是原來的三倍。”“剪線工序通過采用剪線機處理手套多余線頭,比起原來的人工剪線又快又好。”肖紫燕表示,宏國公司通過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不少工序生產效率提升一倍以上,降本增效成效顯著,今年第一季度生產經營狀況相較去年有了明顯回暖,同時還有當地政府部門的關心關懷和貼心服務,這為公司發展注入了信心和支持。

△龍巖牡丹亭運動用品有限公司棒球棒生產
近年來,連城大力發展棒球運動用品產業,通過以臺引臺、產業招商,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推動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先后吸引了宏國(龍巖)運動用品、久和(龍巖)運動器材、牡丹亭運動用品、欣宜工貿等棒壘球產品臺資企業落戶廟前工業園區,產品涵蓋棒(壘)球手套、棒球棒、棒壘球等,產業鏈條較完整,產品主要出口至歐美、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書寫了山區小鎮棒球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傳奇”,更成為全國最大的棒球系列運動用品生產基地和全球棒球運動用品采購商重要采購點。
依托棒壘球全產業鏈優勢,連城縣積極搭建以青少年為主體的兩岸交流新平臺。連城棒球小鎮獲批福建省對臺交流基地,并被評為福建省高水平棒壘球賽事活動基地、龍巖市閩臺棒壘球區域發展中心,成為福建“1+4+10”閩臺棒壘球交流服務體系的重要一環。
“今年,我們將支持宏國、久和、牡丹亭等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打造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范樣板。”廟前鎮黨委書記傅致通表示。
記者:黃水林 吳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