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走進連城縣朋口工業園區,一派蓬勃景象映入眼簾:佳輝科技自主研發的2萬噸二氧化硅消光劑生產線持續轟鳴運轉,憑借30%以上的國內市場占有率穩居行業前列;三鑫達新能源年產600噸高氯酸鋰項目進入設備調試收官階段,這一填補當地鋰電產業鏈空白的關鍵項目達產后年產值將突破2.6億元。同時,百花化學、天利高新、科德億新能源等化工企業火熱生產、穩健發展,成為連城縣聚力打造精細化工產業集群的生動注腳。

△連城縣佳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
朋口工業園區是福建省19個省級化工園區之一,現有15家化工企業,化工產業主要分為鋰電新能源材料、功能涂層新材料等2個領域。2024年,化工新材料產業鏈實現規上產值6.81億元。

△朋口工業園區航拍
連城縣立足朋口工業園區現有產業基礎及優勢,借助全省、全市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優勢,聚力推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打造以鋰電池上游產業集聚、碳基前沿材料產業集群為核心的精細化工產業集群。
建鏈、強鏈、補鏈,夯實產業根基
連城錨定鋰電池上游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等市場應用前景廣闊的細分領域,按照“上中下游產業共生、研發設計制造連接”原則,合理定位產業鏈條,精準繪制產業鏈圖譜,制定招商導則、招引清單,明確差異化發展路線,向著全產業鏈方向“建鏈”。同時,從供需賦能入手,開展精細化工產業鏈精準對接活動,緊盯廈鎢新能、寧德新能源、深圳新宙邦等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等領域的頭部企業,開展雙招雙引;聚焦碳基前沿材料產業鏈缺失或薄弱環節,招引一批苯酚、多聚甲醛、正戊烷等關鍵材料供應商企業,推動上下游產業“組鏈成群”、夯基擴能。

△福建鴻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焦人才與技術“雙鏈”協同發力,為產業注入強勁動能
該縣實施“人才強鏈”計劃,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團隊),重點引進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和緊缺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借智借力借勢推動精細化工產業集群發展,推動連城縣職業技術教育實訓基地開設化工工藝相關課程,協同培養專業人才。該縣著力打造科技創新平臺,鼓勵和支持企業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探索“高校+政府+龍頭+園區”產學研合作模式,加快園區與廈門大學深度合作,共建科研孵化基地;推進佳輝科技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開發有機消光劑高端產品;推進天利高新與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等院校合作開發電池負極碳材料,推動突破充電效率、續航等技術瓶頸。支持三鑫達、科德億、連潤新能源等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加大企業技改提升、科技創新和產品創新支持力度,在細分市場和專長領域推出一批特色項目,梯隊培育一批細分領域專業化“小巨人”“隱形冠軍”“單項冠軍”企業。

△福建天利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黨建賦能,紅色引擎驅動產業攻堅
為整合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該縣成立精細化工產業鏈綜合黨委和黨支部,著力培育2個紅色鏈主企業、10個鏈上紅色車間、20名鏈上紅色標兵,通過“三合一”會商機制,及時協調解決產業鏈發展中用地、用工、要素保障等困難問題。緊扣精細化工產業集群發展需求,健全干部隊伍“選、育、管、用”鏈式培養機制,大力實施干部履職能力提升工程,努力在產業集群發展一線發現、培養、選拔一批干部。此外,干部考核與產業鏈建設直接掛鉤,推動資源向一線傾斜......
“我們以深入實施工業質量提升行動為引領,推動精細化工產業串珠成鏈、聚鏈成勢,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朋口鎮鎮長、朋口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沈顯鋒表示。隨著產業鏈生態日益完善,預計到2025年底前,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5億元。
記者:黃水林 謝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