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
新華社客戶端報道
《連城:沃土栽梧桐 潮涌產業興》
聚焦連城縣
正以“拼搶實”的勁頭
持續厚植營商環境“沃土”
一起看全文內容
↓↓↓
“人社局組織的多場招聘會,免費幫我們在各大平臺發布信息,還引導求職者來應聘,有效解決了我們的用工需求,為我們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6月13日,連城工業園區福建奕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人力總監張榮富對人社部門的用工保障服務深表認可。今年以來,連城縣打出招工引才“組合拳”,一季度為“一園兩區”企業招工1284人,有效地破解企業“招工難”問題,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水深則魚悅,土沃則花繁。今年以來,連城縣把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落實到推動發展的行動上,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在優化政務服務、強化要素支撐、營造公平市場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以一系列扎實舉措,持續擦亮營商環境“金名片”,為連城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現在企業遷移真的太方便了,我原以為要兩地跑,沒想到一個窗口就全部辦好了,給你們點贊!”近日,陳先生通過連城縣政務服務中心“企業遷移登記一件事”專窗,高效將公司從外地遷入連城,對便捷服務贊不絕口。這得益于該縣將跨區域遷移涉及的14個“單事項”集成為“企業遷移一件事”套餐,企業只需向遷入地申請變更登記,實現“一地辦、一次辦”。
連城縣持續優化政務服務,不斷提質增效。以數字賦能提效率,全縣1524個事項全量進駐省網辦事大廳,一季度網辦件占比97.72%,平均辦理時限1.03個工作日、居全市第二,平均提交材料減至3.16個,平均審批環節壓至2.15個、滿意率達100%;優化集成服務體驗,升級27個部門799個高頻事項為“大綜窗”,實現“進一個門、取一個號、到一個窗、辦舒心事”。發布縣級、縣省級“一件事”套餐共35個,辦件量超1.9萬件。深化“工改”項目審批服務,將各類工改事項審批總時長由原平均34個工作日壓縮為22個工作日。創新推出“直播電商一件事”,為電商企業提供開辦6個部門9個聯辦事項的“一條龍”服務;破除全域通辦壁壘,配置“省內通辦”事項27個、“跨省通辦”事項158個,一季度辦理省內跨省通辦業務399件。
連城精準發力,強化全要素保障。該縣深化“百名干部掛百企”機制,每位縣領導、科局負責人結對幫扶重點企業,化身“營商專員”,摸清營商環境痛點難點問題,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全要素保障,全力打通“中梗阻”,穩步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為緩解企業融資難題,連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主動擔當作為,一季度為23家企業提供擔保26筆,金額1.045億元,提供還貸應急資金890萬元。針對企業引才招工需求,連城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會12場、組織346人參加工種技能培訓、發放“冠豸英才”等各類人才補助、辦理社保業務2.6萬余件。
同時,連城多管齊下,營造“有溫度”的市場環境。一方面通過維護公平秩序,激發市場活力,調解涉企糾紛11件,涉及金額29萬余元。成立“企呼我答”工作室,建立“園區收單、專班交單、部門答單、企業評單”的閉環管理機制,迅速響應各類企業訴求。一季度新增市場主體1022戶;另一方面,鼓勵企業技術革新,有效發明專利達162件,同比增長12.50%。同時優化招采環境,嚴格落實中小企業預留采購份額政策,2024年度執行情況公告完成率100%。完成“832平臺”脫貧地區農副產品預留份額26.87萬元......
梧桐葳蕤處,有鳳來儀時。如今,連城正以“拼搶實”的勁頭,持續厚植營商環境“沃土”,一批好項目、大項目也紛紛落地連城。1—5月,連城新簽約工業項目23個,總投資42.14億元,其中“蓮商回歸”項目15個,總投資21.14億元,為連城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了新動力。(記者:黃水林 謝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