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碩果盈枝,連城縣各級獎教助學頒獎活動輪番開展,從縣級“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到鄉鎮、村(社區)教育促進會的表彰大會,一筆筆助學金、一張張榮譽證書傳遞著崇文重教的溫情,奏響了教育強縣的動人樂章。
8月29日,連城縣2025年“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助學金發放儀式上,13家愛心企業、單位捐贈的18.6萬元善款,為38名困難學子點亮求學之路。作為當地助學品牌工程,該行動在縣委、縣政府支持及社會各界合力下,已成為連城助學興教的重要名片。在連城縣總工會舉行的2025年“金秋助學”資金發放儀式,共為11名來自困難職工家庭的學子發放助學金3.7萬元,資助范圍覆蓋高中至大學各個學年段,切實為學子們緩解求學經濟壓力,點亮成長成才之路。連城縣計劃生育協會和縣委宣傳部(文明辦)聯合主辦的2025年“生育關懷——金秋助學”座談會暨助學金發放儀式已是連續第14年舉行,累計發放省、市、縣三級助學金388人共計123.83萬元,激勵廣大學子勤學修己,礪能篤行,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和專業知識回報家人、回報家鄉、回報社會。

而蓮峰鎮教育促進會召開的頒獎大會規模更盛,一次性獎勵優秀校長、教師85人,優秀學子209人,發放獎教獎學金36萬余元。自2014年成立以來,該鎮教育促進會已累計獎助師生3700余人次,發放資金486萬元以上。
鄉賢力量是連城獎教助學體系的重要支撐。在莒溪鎮高地村,匈牙利華僑邱保春創辦的屏山保春教育基金會第四屆頒獎大會上,38名考取“雙一流”大學及連城一中的學子獲得4.05萬元獎勵。“希望大山里的孩子靠知識改變命運。”邱保春的弟弟邱永春的話語,道出了眾多鄉賢反哺家鄉教育的初心。邱保春自2022年起每年投入3萬元以上,為屏山9個行政村學子提供支持。同樣,林坊鎮、賴源鄉的頒獎活動中,鄉賢代表積極參與,分別發放8.55萬元、4.85萬元獎教獎學金,獎勵優秀教師33名、優秀學子67名,其中碩士研究生達11名。
基層組織、民間力量的積極作為,讓獎教助學觸角延伸至最末梢。連城雁門童氏理事會教育基金會為8名優秀族人學子發放1.34萬元獎學金,以耕讀家風激勵后輩勤學奮進;蓮峰鎮教育促進會北街分會表彰8名考取本科及連城一中的社區學子,延續了2021年成立以來助力家鄉教育的傳統。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連城的獎教助學熱潮,源于“崇文重教、耕讀傳家”的深厚底蘊,更是當地推進“八個全覆蓋”(村規民約、志愿者隊伍、智力科技支鄉協會、獎教獎學基金、文明村鎮創建、移風易俗、誠信建設、基層普法)“鄉治”工程的生動實踐。近年來,該縣樹立尊師重學的鮮明導向,以“大愛龍巖?福蓮冠豸”新時代精神文明品牌建設為抓手,通過“政府部門主導、村(社區)組織動員、熱心鄉賢骨干”發展模式,將獎教獎學納入“八個全覆蓋”鄉治體系,推動鎮村規范設立教育促進會(基金會)。
截至目前,該縣已實現縣、鄉(鎮)、村(社區)三級獎教獎學基金全覆蓋,累計募集資金超4000萬元,獎助1萬多人次,發放獎助金額近2000萬元,以獎助學興教不斷產生“蝴蝶效應”,推動“人人關心教育、個個支持教育”的新風尚蔚然成風。
如今,從縣城到鄉村,受助學子紛紛表示將以感恩之心回報社會,教師們立志扎根鄉土培育人才,有形的資金支持正轉化為無形的文明力量,持續推動鄉風民風向上向善,為連城教育強縣建設和鄉村振興注入不竭動力。